中国文明网主站 | 地方网站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投稿信箱:aswmw@163.com
首页->县区播报

普定县: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激发内生动力

来源: 安顺文明网  2021-01-12  责任编辑: 胡晓

  长期以来,普定县把文化服务作为一项基础性、灵魂性工程,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“后半篇文章”,坚持做到“五抓五着力”,以文化建设激发巨大内生动力,凝聚巩固脱贫成果磅礴力量,确保14个安置点3119户13897名搬迁群众,真正实现搬得出、稳得住、能致富。
  抓设施,着力搭建文化服务新平台。为加强社区公共文化建设,配套公共文化服务设施,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。普定县一是重“强基”,构筑文化平台,投入40000元建立应急广播系统,投入50000元建设玉秀、鑫旺体育健身路径工程,实现广电云、户户通工程全覆盖,做到搬迁群众与县城居民享受电视、网络等同城化、同质化;二是重“固本”,打造惠民工程,建设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,建成文化广场 10000余平方米,整合农家书屋、远程教育等阵地,有效发挥社区文化设施功能,广泛开展公共文化体育活动;三是重“提质”,烹制文化盛宴,实施安置点图书室全覆盖,玉秀、鑫旺两个社区安置点藏书量超2000册,建成精神文明实践站、道德讲堂、农民讲习所,并以文化墙形式展示社区文化,推动市民意识转变,融入现代城市生活,营造城乡一体文化氛围。

 

  抓载体,着力创新感恩教育新形式。对此,普定县一是上好一堂感恩课吗,依托讲习所,开展惠农政策法律法规宣讲,教育搬迁群众感念党恩,树立不等不靠、自立自强思想;二是办起一所好夜校,开办移民夜校120余场次,组织志愿者利用“四点半课堂”,服务儿童2000余人次;三是贴上一副好楹联,开展春节系列文化进万家活动,把脱贫攻坚政策等编写成楹联,贴到搬迁群众家门口,营造文明和谐温馨的节日氛围,在字里行间感受文化惠民成果。
  抓创建,着力树立社区文明新风尚。强化文明社区创建,大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,形成助人为乐、团结友善的新型人际关系和良好道德风尚。普定县一是实施文明素质提升工程,紧紧围绕“和谐搬迁·感念党恩”主题,打造公益广告主题社区,充分融入新时代贵州精神、文明城市创建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内容,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;二是实施乡风文明培育工程,大力推进移风易俗,通过发放资料、张贴通告、签承诺书等形式宣传,引导群众自觉抵制滥办酒席等陈规陋习,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,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;三是实施精神风貌提振工程,开展社区普法教育,强化责任意识、规则意识、集体意识,引导搬迁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,维护社区秩序和安定团结,充分展现良好精神风貌。

 

 


  抓活动,着力丰富文化服务新内涵。满足搬迁群众精神文化需求。普定县一是办好社区大舞台,以“文军扶贫”为载体,以农民讲习所为平台,在玉兔、玉秀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“讲习”,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花灯歌舞、快板小品、道白说唱等表现形式,易学易懂、上接天线、下接地气的“舞台效应”,让10000余名搬迁群众积极参与其中,在乐中学、乐中知、乐中悟、乐中立,产生了“内化于心、外化于形”的强大震撼力;二是搞好文明大行动,积极开展“我们的节日”“文明家庭”“身边好人”“道德模范”等宣讲活动,用身边人说身边事,用身边理育身边人,养成文明、卫生、健康、向上的良好习惯,真正做到创建为民、创建利民、创建惠民;三是抓好就业大培训,突出培训针对性、产业带动性、就业多样性,开展建筑、家政、餐饮、种植、养殖业等技能培训7097人次,带动搬迁群众自主创业415人,县内外务工5353人,公益性岗位吸收50人,实现户均就业1.8人。

 


  抓队伍,着力扮靓社区文化新名片。繁荣文化事业,丰富文艺活动,增强社区文化建设生机和活力。普定县一是建好志愿服务队,以精神文明实践站为载体,组织成立社区文化志愿服务队,为社区文艺爱好者、非遗传承人开展活动创造条件,促进搬迁群众互动交往和情感交流,让民族文化浸润世道人心,增强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;二是制定扶持好规划,加强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,实施少数民族传统工艺扶持计划,发展刺绣、蜡染手工艺产业,拓展搬迁群众就业渠道,让他们安居新家、记住乡愁;三是讲述搬迁好故事。组织文化志愿者创作精品力作,讲述易地扶贫搬迁好故事,传递普定安置点好声音,歌曲《坚守》在安置点巡回演唱,有力鼓舞了提升脱贫成效士气,深受广大干部群众好评。
  文化服务不停歇,体系建设不止步。长期以来,普定县坚持守正笃实、久久为功,不断加强社区公共文化建设,不断完善了安置点文化服务体系,丰富了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。

(来源:普定县文明办)